在记忆深处,年猪是过年特有的符号,承载着往昔岁月的温暖与热闹。
小时候,每至腊月,乡村便被一种独特的氛围笼罩。清晨,睡梦中的我常被熟悉的猪叫声惊醒。那声音,穿过寂静的村庄,在空气中回荡,似在宣告新年的脚步渐近。
杀年猪的日子,对农村人来说意义重大。天未破晓,主人家便忙碌起来。厨房里,大锅架在灶台上,柴火熊熊燃烧,锅里的水很快就开始翻滚,热气腾腾。男人们把杀猪用的工具一一摆放整齐,锋利的刀具在微弱的晨光中闪烁着寒光。女人们在一旁精心备好葱姜蒜等食材,打算用它们与新鲜猪肉一起,烹出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。
孩子们在院子里来回蹦跶,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,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猪圈,小小的身体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期待。当屠户穿着厚实的棉袄,腰间系着一条油渍斑斑的围裙走进院子时,整个氛围瞬间变得紧张又期待。
猪似乎也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命运,在猪圈里不安地踱步,发出低沉的叫声。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走进猪圈,他们互相配合,一人抓住猪耳朵,两人分别抱住猪的前后腿,用力将猪拖出猪圈。猪拼命挣扎,叫声愈发凄厉,孩子们欢呼着、叫嚷着,脚步紧紧跟随。
猪被按倒在一块厚实的木板上,屠户深吸一口气,双手稳稳握住尖刀,眼神中透露出多年磨砺出的专注与果决,动作干净利落地刺进猪的脖颈 。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,额头的皱纹里藏着无数次杀猪的记忆 。猪血喷涌而出,流进早已准备好的盆里,猪的叫声也渐渐微弱,直至消失。孩子们有的吓得捂住眼睛,有的则好奇地睁大眼睛,一眨不眨地看着。
放完血后,男人们迅速将猪抬进大木盆,用滚烫的热水浇在猪身上,开始刮猪毛。随着刮刀的移动,猪身上的毛被一点点刮去,原本黑乎乎的猪渐渐变得白白净净。接着,屠户熟练地分割猪肉,他的手起起落落,每一刀都精准无比,不一会儿,猪肉就被分成了大小均匀的块,有肥美的五花肉、鲜嫩的里脊肉、长长的排骨,还有带着厚厚脂肪的板油。
杀年猪时,左邻右舍都会赶来帮忙。杀完年猪,大家齐心协力将猪肉处理妥当。此时,女人们围坐在一起,把之前备好的食材和新鲜猪肉巧妙搭配,开始着手准备午饭,厨房里很快弥漫起各种食材混合的诱人香气。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,偶尔跑到厨房,偷尝一口刚出锅的点心,被大人笑着赶出去。
猪肉除了自家享用,剩余的部分主人家会挑去观音堂售卖。观音堂,那可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,一到年关,这里便成了年货的汇聚地。卖肉的摊位前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主人家把鲜肉整齐地码放在案板上,那些带着余温的肉,还冒着丝丝热气,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,泛着诱人的光泽。
村民们在摊位前驻足挑选,有的仔细打量着五花肉的肥瘦比例,有的轻轻捏一捏里脊肉,感受肉质的鲜嫩程度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和卖肉的主人家讨价还价,欢声笑语回荡在观音堂的每一个角落。“给我来两斤排骨,孩子就爱吃这个。”“再便宜点呗,都是老邻居了。”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,浓浓的年味愈发醇厚。
在藕岸村,有“猪大不出村”的说法:一来村子规模不小,村民对猪肉需求量大,自家养的年猪不愁销路;二来这背后还有个令人痛心的故事。追溯起来,解放前,离藕岸村不远的四明山里,有户人家养了两头肥猪,临近年关准备杀了卖钱过年。消息传出去后,这户人家被强盗盯上。强盗索要年猪和卖猪的钱,主人家称猪已被屠户拉走,钱还没拿到。强盗不信,双方起了冲突,最后这一家人都惨遭杀害。第二天,毫不知情的屠户去送卖猪钱,看到的却是三具冰冷的尸体。这个故事在村里代代相传,时刻警醒着村民,也给“猪大不出村”增添了几分沉重的意味。
杀完年猪,主人家便一头扎进厨房,着手筹备一场专属于家人的味觉盛宴。不久,餐桌上满满当当地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猪肉佳肴。瞧那色泽红亮的红烧肉,每一块都被浓郁的酱汁均匀包裹,轻咬一口,软糯的肉块在齿间化开,肥而不腻的美妙口感瞬间在舌尖上绽放,仿佛将一年的辛勤都化作了此刻的甜蜜。回锅肉则是另一番风味,薄厚适中的肉片在锅中煸炒至微微卷曲,鲜嫩的质地与醇厚的肉香相辅相成,搭配翠绿鲜嫩的蒜苗,清新香气巧妙融入肉香,吃起来满满都是家的味道。还有那热气氤氲的猪血汤,汤头浓郁鲜美,猪血滑嫩得如同凝脂,在青菜与葱花的点缀下,不仅营养丰富,更带着冬日里独有的温暖,慰藉着家人的身心。一家人围坐桌旁,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,尽情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口福,笑容里写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新年的憧憬。
剩下的猪肉,一部分会被腌制起来。母亲把猪肉切成条,用盐、花椒、八角等调料反复揉搓,然后放入大缸中腌制。经过一段时间,猪肉变得咸香入味,挂在屋檐下,在冬日的阳光下晾晒。这些腌制的猪肉,是过年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,也是一家人在未来几个月里的珍贵食材。
如今,乡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居住,村子里养猪的人家越来越少。年猪的身影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,那熟悉的猪叫声也只能在记忆中回味。超市里的猪肉种类繁多,随时都能买到,但却再也吃不出当年那种特别的味道。
去年春节,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。走在村子里,看着那些空荡荡的院子,心中感慨万千。曾经热闹非凡的杀年猪场景已不复存在,只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。偶尔看到一户人家门口挂着几块腊肉,那股似曾相识的味道瞬间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。那一刻,往昔杀年猪的热闹场景涌上心头,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更是令我魂牵梦萦。
年猪,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部分,它寄托着一家人的辛勤付出,见证了乡村邻里间的淳朴情谊,也象征着过年的欢乐与团圆。尽管时光流转,年猪的身影渐渐淡去,但那份与年猪有关的年味,一直留在我的心里,从未走远。
【原创首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