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
车在高速路上快速行驶,晨阳下的阳春山景如幕般在眼前一晃即逝。我半咪着双眼,斜靠在后座上,无意去欣赏眼前的美景,想到今天将要回访的学生小A、小M、小S,心头掀起了无限的感慨与期盼。
小A、小M、小S是我在专门学校任教的学生,现已离开学校半年之久。我清楚的记得,被送教的原因是因涉嫌盗窃金额较大、打架斗殴让人致残。印象中的小A身材瘦小,全身黝黑;小M身体高大健状,手臂上留有“鹰”形纹身;小S身高体瘦,留着长发。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,初始时很拘束,只是作为班主任的我,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了,不几日便彼此有了些言语。。现在想来,他们在校时间虽短——六个月时间,却有着较深的师生之情,特别是学校针对严重不良行为学生量身定制内务整理、军姿训练、心理疏导、道法传授、国学讲解、模拟法庭等系列矫治手段后,让他们忘掉过去、展望未来,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与向往。记得他们结业离校前,我再次与他们谈心,他们告诉我“老师,你放心吧,我们一定会从头再来。”一句话让我兴奋了许久,也成为我心头挥之不去的记忆。
可不知为啥,当今天即将与他们见面之际,我的心头却涌起一种莫名的顾虑与担忧。
……
(二)
车随山转,一直向上,弯曲的公路让人眩晕。艳阳无法透过茂林,寒浸浸的,令人不寒而栗。
车到树林深处便停了下来,四处一片寂静,眼前突现一座的低矮木房,用铁锁栓着的土狗面对陌生之人拼命的狂吠。
一个身着迷彩服装,眼有疾,脚偏跛的中年男子听到狗叫的声音从屋子走了出来。
“小A呢?”我问。
男子转过头去,用手指了指内屋。
我便站起身来,向内屋走去,屋内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表的馊味,让人作呕。小A蜷缩在床沿,面无表情看着我。
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。
在我的几次的催促中,他总算畏畏缩缩走出来房门,倚靠着房门,没和我们打上招呼,只是用不解的眼光打量着我们。
这个刚刚才离校六个多月的学生,我忽然感觉特别的陌生,只见他蓬头垢后,颈脖细长,皮肤黝黑,只有那双尚有几分狡黠的黑眼中还透出几分灵气。
我叫他坐下,便亲切地问道:“怎么没去读书呢?”
“不想读。”他言语很轻,轻的让紧挨着他的我侧耳才能听见。
“读了,和…和同学打…打架,开除了。”他父亲有些口吃,在旁断断续续地补充道。
原来小A从专门学校结业后,S县教育局为了维护小A的自尊心,用心良苦地帮他联系距家不远的另一所学校,没想到有个学生了解他的情况,揭他的短,便打都起来,回家后,又挨了父亲的拳脚,致使学校三番五次动员就是不愿再次入学。
“那你还想去读熟不?”我问。
“不想去了。”他停了好久才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“那在家干嘛呢?”我追问了一句
“玩噻。”他说得很轻松。
面对如此局面,我们决定分工,同行与小A聊天,做好心理疏导;我和村干部则邀请他的父亲在外聊聊。
“你要见到父亲的职责,可以严管厚爱,但不能打他。”我对他提要求。
男人苦恼地摇了摇头。
“他是头婚,小A是他现在的老婆母亲带来的。她与现在老婆有两个孩子,女孩常年在外务工,他在家中照看孩子。小A外婆家距离他家较近,对小A比较宠爱,如果他严管孩子,他外公外婆和舅舅会找他麻烦的。”村干部补充道。
我忽然对眼前这个男人有了同情之心。
“他那么小,是需要关爱的”我说。
男人点了点头。
当我再次走进屋内时,小A与我同行的两位老师交谈顺畅了许多。此时的我在想,当我们一行人离开之后,在这深山寂静的地方,不知还有谁与他畅所欲言呢?
“小A,你在我校的表现,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,都对你的未来充满了希冀。”我再次心平气和地说道。
“但是,你要知道,你父母生活不易,你弟妹太小,这个家呀?需要你来扛起哟。”我继续引导说。
“所以你要继续读书,增长知识和才干。”我再次回到了回访的初衷。
他低下头沉默不语。
翘看户外,阳光依旧躲避在茂林之后,我忽心生寒意,面对小A的处境,我感到无能为力。只是期盼我们走后,小A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,回到了校园,快乐的学习和生活。
(三)
回访小M我先见到小M的班主任,班主任年轻帅气,浑身充满了力量。
“感谢你们,小M回校后,改变特别大,现在是我班的纪律委员,与前相比判若两人”班主任很是健谈,言语中充满了对小M的喜爱。
我立即从刚见小A的阴影中走来出来,迫切的想见到小M。学校安排很周到,与小M见面在学校的门卫室。
他是否长大高了许多,身体越发健壮。见到我们,只是片刻惊奇,很快便充满自信地与我们打招呼。如果要让我找回记忆,那就是他依旧保持在专门学校训练的站姿与坐姿。
“你父母亲在家吗?”我问到。
“在家,我爸妈说,现在就在近处找点事干,不出去了,陪我读完初中。”他的脸上呈现出自豪。
“现在在学校,最大的困惑是什么?”我继续问道。
“就是学习基础差,学起来比较吃力,特别是英语学科。”
“那接下来你准备咋办呢?”我追问了一句。
“只能本着‘归零’的心态,从一个一个的单词开始呗,遇到困难找同学和老师帮忙,我想距离初中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,只要努力,可能还来得及吧。”他一本正经的说到。
“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?”我问道。
“争取考上县内的高中”他的语言充满了自信。
“那你还在与原来的朋友接触吗?”我提出了一个让我担心的问题。
“基本没有了,我离开专门学校后,便主动将手机交给了父母,搬到学校与同学住在一起,因为没有联系方式,逐渐与他们疏远了,即使偶尔学校放月假见到他们,只是简单的说说话而已,久而久之,便断绝了来往。”他说的很轻松。
我不由的在他的身边翘起了大拇指,他会心得笑了,并且笑的很灿烂。
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,学校领导陪我们走完了整个校区,丰富的校园文化让人赏心悦目。更让我惊奇的是学校石墙缝中的那株原本弯曲的郁金香,正迎着阳光尽情的绽放。
(三)
我们是在S县第一中学门口对面的街道的冷饮店见到小S的。最初接待我们的是他母亲。
“虽然他回来后,没有读书,我颇有些遗憾。但是从他回来后做人做事来看,我很知足,”他母亲言语之间充满喜爱。
“那他现在具体做什么?”我们问道。
“帮我们打理冷饮店。”她母亲说。
“是他的想法,还是?”我刨根究底地问道。
“原来我们认为他是孩子,没有学会倾听,导致他走上了歪路。现在把他当朋友看待,学会尊重他的意见。”他母亲导出了教育孩子的方法。
“那他在那里呢?”我有些迫切。
他母亲站起身来,指着内屋说到。
我便走了进去,轻轻推开房门。屋内地面整洁,摆放井然,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放大小不一、颜色各异的试管。小S侧过身子,正将两支颜色不同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在一起。
“你在干嘛?”待他做完,我问到。
他立即热情地与我打上招呼并解释道。
“我想做下实验,看看我们日常饮用的冷饮材料按那个比例调配更营养、更具口感些。”说着便往冰箱内取出一杯试验品递给我。
冷饮如同甘露滋润着干燥的喉咙,我来时的担心和路途的疲劳在此刻并消失殆尽。
他与我一道走出来内屋。
“我觉到,你这个年级还是该读书哟。”我们别无担心的问道。
“老师你又不是不知道,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,拿起书本就头疼,我想条条大道通罗马呗。”他很有主见的说。
“那你后面有何打算呢?”我问道。
“暂时做下实验,待下学期开学,我就去读职校,冷饮专业的”他的言语很果决。
“你不是说读书头疼吗?”我调侃了一句。
“这个职校是我自己选择的,我想应该能读的下去吧。”他谦虚的说。
我的心底忽然冒出了“士别三日,须刮目相看”这个词,以致于让我沉浸在学生成长的喜悦之中。
我在想,或许学习和生活的最大动力是兴趣和爱好。
当我走出店门,我忽然又想起我的学生小A来,要是他有小S的父母对他的理解和信任,他能改变吗?
(四)
当晚我躺在床上,回访的历程让我思绪万千,既有欣慰也有伤心。欣慰的是小M回到学校,有了进步;小S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,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;伤心的是小A的处境。我无法入眠,便披衣伫立在窗口,漆黑的天幕下S县灯火如昼,我不知道能照亮小A前行的那盏灯在何方?如何来矫治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,让我彷徨与困惑。我在想到底是谁之责,学校、家庭、还是社会?“人非圣人,孰能无过。”作为孩子,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,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,也许这些挫折会成为他们成长的经历,让他们敢于正视生活,挑战生活,重塑人生。形同一株曾经遭受挤压的树苗,只要拥有合适的阳光、土壤、空气,照样迎接春天的到来。想到这些,我决定明天向小A所在的乡镇领导汇报下,与他父亲多沟通下。
……